咨询反馈/申请试用

万心社是一款为企业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文化服务的APP,集在线课程、正念冥想、电子书、线下活动、心理测试、心理咨询等一体,全方位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、改善工作情绪、提高工作积极性、增强员工自信心、有效处理同事/客户关系、迅速适应新的环境、克服不良嗜好等问题,提升他们的个人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,从而使员工个人和企业都能够受益。

填写完成后,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。

  • 姓名 *

  • 企业名称 *

  • 手机号 *

  • 微信号

  • 企业类型 *

    • 国企
    • 外企
    • 民营企业
    • 事业单位
    • 其他组织
  • 企业规模 *

    • 5-99
    • 100-499
    • 500-999
    • 1000-4999
    • 5000以上

    需求描述

验证码
留言合作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政府案例丨苏河好家·协同共育丨与青春同行,做从容教师——初中生心理洞察与家校沟通教师赋能工作坊

中盟EAP 2025-11-21 10:29


与青春同行
做从容教师


——苏河好家·协同共育——

前言


2025年11月11日上午,由普陀区妇联、长征镇妇联指导,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承办的“苏河好家·协同共育”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在曹杨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与青春同行,做从容教师”的教师赋能工作坊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互动,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洞察能力,强化家校沟通技巧,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本次活动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靓担任主讲,六至八年级的班主任们积极参与其中。




本次工作坊以“初中生心理洞察与家校沟通”为核心,围绕四大模块展开。讲师首先带领教师们走进青春期“风暴眼”,结合真实案例解析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:六年级学生面临“告别童年与适应中学”的双重挑战,易因环境变化产生焦虑;七年级学生进入“冲动与叛逆”高峰期,自我意识觉醒但情绪管理能力不足;八年级学生则深陷“迷茫与焦虑”,学业压力叠加自我认同探索,部分学生出现情绪波动、休学倾向甚至心理问题。讲师强调,教师需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避免简单标签化评价。



随后,针对长期受负面评价影响的学生,讲师分享了“信任式引导”“私下沟通”等教育技巧。她通过案例指出,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,教师应优先关注其努力过程而非结果,例如用“这次作业虽然未完成,但你主动查阅资料的努力值得肯定”代替“你怎么又没写完”。这种沟通方式能有效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,逐步建立自信。

在“搭建家校同盟军”环节,讲师聚焦“难搞”家校沟通场景,通过学生妈妈从“甩锅回避”到“主动配合”的案例,拆解了“三明治沟通法”“事实描述而非评价”等实战技巧,强调沟通需以“为孩子好”为共识,提前准备具体事例与孩子优点,用可落地的方案降低家长执行难度,避免空泛要求。



本次体验式工作坊通过案例分析、互动交流等形式,让班主任们深入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,掌握科学的沟通与教育方法。未来,普陀区妇联与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将持续深耕家庭教育服务,推出更多精准化、实用性强的活动,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支持网络。





相关推荐

Related recommendations

更多

沪ICP备13015341号-1 || Copyright 2024 City English All Right Are Reserved

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50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