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案例丨苏河好家·协同共育丨与青春同行,做从容教师——初中生心理洞察与家校沟通教师赋能工作坊
中盟EAP 2025-11-21 10:29
2025年11月11日上午,由普陀区妇联、长征镇妇联指导,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承办的“苏河好家·协同共育”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在曹杨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与青春同行,做从容教师”的教师赋能工作坊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互动,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洞察能力,强化家校沟通技巧,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本次活动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靓担任主讲,六至八年级的班主任们积极参与其中。
本次工作坊以“初中生心理洞察与家校沟通”为核心,围绕四大模块展开。讲师首先带领教师们走进青春期“风暴眼”,结合真实案例解析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:六年级学生面临“告别童年与适应中学”的双重挑战,易因环境变化产生焦虑;七年级学生进入“冲动与叛逆”高峰期,自我意识觉醒但情绪管理能力不足;八年级学生则深陷“迷茫与焦虑”,学业压力叠加自我认同探索,部分学生出现情绪波动、休学倾向甚至心理问题。讲师强调,教师需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避免简单标签化评价。
随后,针对长期受负面评价影响的学生,讲师分享了“信任式引导”“私下沟通”等教育技巧。她通过案例指出,当学生出现行为偏差时,教师应优先关注其努力过程而非结果,例如用“这次作业虽然未完成,但你主动查阅资料的努力值得肯定”代替“你怎么又没写完”。这种沟通方式能有效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,逐步建立自信。
在“搭建家校同盟军”环节,讲师聚焦“难搞”家校沟通场景,通过学生妈妈从“甩锅回避”到“主动配合”的案例,拆解了“三明治沟通法”“事实描述而非评价”等实战技巧,强调沟通需以“为孩子好”为共识,提前准备具体事例与孩子优点,用可落地的方案降低家长执行难度,避免空泛要求。
本次体验式工作坊通过案例分析、互动交流等形式,让班主任们深入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,掌握科学的沟通与教育方法。未来,普陀区妇联与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将持续深耕家庭教育服务,推出更多精准化、实用性强的活动,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支持网络。